好朋友欠錢后逃避還款,這37萬元該怎么要?
小林與小楊兩人系大學室友關系,自2018年4月起,小林以家屬重病急需用錢為由,陸續(xù)向小楊借款,面對好朋友,小楊出于同情心,每次都沒有拒絕,小林前后累計向小楊借款41筆,共達469415.82元。
在償還部分本金后,小林稱無力償還,繼而躲避債務,期間向小楊承認了借款原因系虛構,沒有臉面見他,小楊也很無奈,因為很多錢都是他通過京東金條、花唄等金融機構借款為好友解決一時之困的,沒想到卻被好朋友欺騙,因欠款金額高達37萬余元,小楊多次找到小林溝通還款事宜未果,自己也無法向家人交待。
小楊認為,合法的借貸關系應受法律保護,債務到期后應當足額清償,作為室友躲避他拒不償還借款的行為不僅違背誠信、構成違約,也侵犯了他的合法權益,于是,拿起了法律的武器,決定找律師維權。
經(jīng)過多方面的求助與打聽,小楊找到了元甲律師事務所,在和律師傾訴了自己的經(jīng)歷之后,律師給他進行了詳細的解答,整個過程中小楊發(fā)現(xiàn),需要準備的證據(jù)材料很多,自己沒有頭緒,還需要律師進一步指導,于是委托了元甲律所。
律師接受委托后,列出證據(jù)清單,讓小楊準備,根據(jù)證據(jù)清單和打款記錄律師都按照時間順序將借款的金額、利率等詳細地捋順清楚,同時準備微信截圖及借款明細、銀行轉賬記錄、支付寶轉賬記錄、手機訂單截圖、委托律師的代理合同及發(fā)票等證據(jù)材料都準備齊全之后,向法院提起了訴訟。
在庭審質證時,被告最初并不認可我方訴求中的欠款金額,當元甲出庭律師拿出歷經(jīng)幾個通宵準備好的220頁的證據(jù)時,被告無法做到一一辯解,不得不在證據(jù)面前低頭。
由于考慮到小楊與小林二人之前系朋友兼同學的關系,且小楊借來的款項都是從N多借貸平臺借出再轉給小林使用,該行為存在非法轉貸的嚴重問題,于是在律師的引導下,雙方達成一致意見,由法官主持進行調解,在還款金額上絲毫不差的情況下,元甲律師另外還將律師費一項列入訴訟請求中并得到了法院的支持,全案得到了圓滿解決!
從借貸雙方上述對話中我們可以看出,
出借錢款需謹慎!
同時簽署借條也很重要!
債權債務文書,幫您一鍵搞定!
案例來源:北京市元甲律師事務所,以上為元甲律所辦理過的真實案例,為確保個人和商業(yè)隱私,文中所有人物的名字均使用化名。